大众文学 - 综合其他 - 兰若蝉声在线阅读 - 第一二五章 虎蟠鹏举成和议 蚁蠹鼠凿遂阴谋(下)

第一二五章 虎蟠鹏举成和议 蚁蠹鼠凿遂阴谋(下)



    宰,其意是主宰,就是祭祀之主祭人。在祭祀文化占国家政务至高地位的夏商周,那指的就是一把手。而相与丞都是辅助的意思。

    所谓宰相,意同宰辅,在历朝官制中都没有这个职位。但是他代表了君王之下最大权力的象征。

    周代有太宰,天官冢宰。所谓宰职,祭祀之主,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君王。但是有秦以来,始有帝制。帝为万王之王,不像周王更近似于一种盟长。因此太宰这样僭越的官名就消失了。可用于官名的,就只剩下了丞与相。在有丞相制度的朝代,丞相都代表了帝之副二,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但,丞,相两字在地方官制里同样存在。国(等郡)称相,县称丞,均为副二。但是有汉以来封国的王已经没有实权,所以国相虽然名为副二,其职能却大致相当于太守。

    有了这些注解,我们基本可以辨析所有涉及宰,相,丞的官职大小问题。

    两汉不常设丞相,政务的核心,我们知道以三公九卿为主体。

    三公九卿各有司职,尤其是东汉三公,司马,司徒,司空(后称太尉)各有所“司”,又称三司。

    可与三公比肩的官、职还有没有呢?其实还有很多。

    我们先说官的大小,比三公地位更尊的有三太三老。

    太者大也,所谓三太就是太师,太傅,太保。这三个官职是周官三公,到汉代仍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