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想加E番外的看最后)
动物,教课书上说人是万灵之首,帕斯卡尔说人是一根有思想的芦苇。 两三岁的我觉得人类才有高等智慧,考古学家认为人类才会怜悯,思想家相信人类是具有超越性的。 但是我看到了年幼的人们无师自通地从自己更差的人身上获得优越感,以平复无法改变的事实所带来的愤恨;我看到了在充足资源下依然有人为下一顿饭在何方而困扰,而另一群人宁愿把东西扔进垃圾桶也不会分出来;我看到一条人们口中咬人的狗因为曾经无意间的善意而挡在我面前。 只有人会怜悯吗?什么才算高等? 历史中没有答案,书上没有答案,身边也找不到答案,也许这算是人类永恒的问题。 通过这篇文章,我把这些问题抛给读者,也抛给其中每一个角色。 现在,让我们来聊聊《寒秋余梦》。 对于工藤本人来说,文中的经历的确太过于残忍,他失去了家人、朋友、爱人,连悲伤的时间都没有,就被命运推入了另一个深渊,而这个残酷的泥潭与他原本的世界观是那么的不同。 工藤与父母之间的亲情,与小兰的爱情,佐藤与高木想要追寻真相的正义感,甚至是松浦彻追求文学的梦想,灰雁对工藤的那一点点温情,这些正面的、温暖的感情与人们高尚的品格,在权术、暴力、欲望所凝成的庞大邪恶的面前不值一提。 尽管整篇文章基本都是从他的视角去书写,但工藤从一开始就被作者……啊,就被我放到了一个绝对的劣势,他面对的是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