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四章 罪在当代,功在千秋
任何一个王朝在建立初期是否努力开拓,往往都决定了其最后的下限。 比如说,大宋在建立初期是想要开拓的,但是赵大被人莫名其妙的烛光斧影,赵二在高梁河一战骑驴漂移,彼此之后的大宋就再也没有过向外开拓进取,对外获取资源不足的结果就是先被辽国狂揍,再被西夏狂揍,再被金国狂揍,最终被蒙元灭国。 与之相比,无论是商、周又或者是汉、唐、明,这些朝代在建立之初就不断的向往开拓,所以这些王朝所获取到的资源就足够多,底气自然也就比大宋更足。 而通过这些朝代从立国到灭国的过程分析不难得出——任何一个朝代,在其建立初期都是最具备对外开拓能力的,但是这种能力会随着朝代的稳定和发展而逐步下降。 当然,拿大送跟其他朝代做对比,其实有点儿欺负大宋的意思,毕竟大宋再烂也曾有过向外开拓的进取心,赵二再怎么骑驴漂移那也是亲自上过战场的,哪怕是到了大宋末期,人家也硬生生的耗死了辽国、西夏、金国,蒙古大汗蒙哥毙命钓鱼城下,横向对比当时的欧罗巴,大怂反而是最坚挺的。 相比之下,大清才是真正的烂到了极致——所谓的紫气东来三百年,本质就是捡了狗成子和吴圆圆的大便宜,而在入关之后,从日射兔子三百只的麻子哥开始,人家大清的夷酋们就时刻准备着退居关外。 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人家大清是从头割到尾,真正做到了犯我大清者,虽远必割,虽远必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