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2 王振背锅 (二合一)
书迷正在阅读:从公交车开启的缘分、欲壑难填(父女1v1)、学姐(1v1H)、软硬兼施(快穿NPH)、恶人狱、图谋不轨的堂弟(1v1,校园h)、娇玉、旦那、深入浅出(糙汉x软妹1V1)、难逃(兄妹骨科 1v1 h)
可问题集权是要付出代价的,朱元璋可以废除丞相,把军政要事一肩挑。明成祖朱棣雄才大略,依旧能追随父亲脚步,政务上面没有懈怠,最多就是创建内阁制度来分担下自己的压力。 但哪朝哪代,能保证每个皇帝都是勤政明君,可以天天起早贪黑的处理政务? 到了明仁宗、明宣宗时期,皇权就开始逐渐衰退,就连批改奏章都嫌麻烦,拆分为票拟跟批红两部分权利,分别授予了内阁跟司礼监。 自此,明朝权利中心从皇帝转向了内阁。 不过真正起到超乎皇帝控制的制度,还是廷推的诞生! 想想看明朝内阁成员、三品及其以上九卿,完全由朝臣们自己推选决定,皇帝只要同意盖章就行。 这就意味着,当皇帝没办法肆意安cHa自己人,那麽发出去的命令下面的官员就不一定听。从而造成了明朝中後期,皇命不出紫禁城的局面,无论崇祯皇帝怎麽换内阁首辅都没用。 朱祁镇并不蠢,相反他从小就天资聪慧,得到了明宣宗跟一众群臣的认可,赞叹为日後一代明君。 所以他已经意识到皇权被分割,想要藉助宦官的权利去制衡,只可惜明英宗朱祁镇选错了对象,宦官哪怕有内书堂加持了文化基础,绝大多数依旧是扶不起的阿斗。 凭什麽跟科举制度下,千军万马杀出来的文人JiNg英媲美? 依靠宦官掌权,无疑是饮鸩止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