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文学 - 综合其他 - 我成了大明勳戚在线阅读 - 497 制衡之道 (二合一)

497 制衡之道 (二合一)

对南迁,算是为後续新帝登基打下了基础。另外在皇太后孙氏,犹豫到底是该命襄王朱瞻墡入京,还是让郕王朱祁钰继承大统的关键时期。

    兴安用了“嫡母”一词暗喻孙太后,让她最终下定了决心。

    这点就类似於唐朝武则天时期,是该让李氏子孙继位,还是让武氏子侄延续大周政权。狄仁杰简单的一句“立武,未常闻帝供姑姑之灵位於太庙矣”,答案自然呼之yu出。

    襄王登基为帝,孙氏只能是个皇嫂,郕王登基为帝,孙氏就是正g0ng皇太后,地位权势孰高孰低不言而喻。

    可以说兴安的这句暗喻,为他在景泰帝朱祁钰这里投下了“原始GU”,不过真正能继任司礼监掌印太监,得到重用关键点还在易储上面。

    按照礼法,明英宗朱祁镇是君,景泰帝朱祁钰是臣,哪怕对方发起了夺门之变,依旧无法昭告天下定义为谋逆,赐Si也只能暗地里进行,明面上为暴毙病逝。

    三年来,景泰帝朱祁钰一步步在朝廷提拔新贵大臣,甚至跳过廷推带来的限制,不惜弄出太监援引入阁的SaOC作,创造了明朝历史上着名的“监阁合流”。

    後世也正是靠着这个开端,出现了更为着名的“监阁共理”制度。

    但哪怕如此,朝中守旧文官集团的力量,依旧阻碍易储计划实施。每当朱祁钰在朝议中旁敲侧击易储想法时,于谦、王直、胡濙等六部九卿重臣,纷纷沉默以对,消极对抗。

    甚至示好拉拢的内阁首辅陈循